剖宫产肌瘤切除术:病例报告和文献综述
抽象的
过去,由于担心无法控制的出血和围产期子宫切除,剖宫产时常规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受到谴责。这仍然是世界范围内的争论话题。然而,近年来,已经发表了许多剖宫产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案例研究,证实了其安全性,并且没有任何重大并发症。
我们描述了一名 27 岁的北印度妇女的病例,该妇女曾于 35 周时接受过一次子宫下段剖宫产 (LSCS),出现阵痛和疤痕压痛。她最近的超声 (USG) 报告显示单胎活产宫内妊娠,子宫下段左前外侧壁有一个 8.6 × 6.5 厘米的壁内肌瘤。患者被送往紧急剖宫产手术,并成功切除了肌瘤,肌瘤凸入切口线,导致子宫伤口难以闭合。预防性地输注催产素、结扎双侧子宫动脉并注射加压素(稀释)以减少失血。患者 7 天后出院,没有任何并发症。
剖宫产时常规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并非标准程序,并未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然而,在经验丰富的产科医生使用适当的止血技术对经过仔细选择的病例进行手术时,子宫肌瘤切除术可能被视为一种安全选择。应进行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估剖宫产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最佳实践指南。
背景
平滑肌瘤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生殖道良性肿瘤。其在妊娠期的确切发病率很难估计。但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 2-4% [1]。由于生育推迟和近几年剖宫产数量的快速增加,平滑肌瘤的发病率正在上升。大多数患者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仅需保守治疗。剖宫产期间通常会避免肌瘤切除术,因为妊娠子宫的血管增多会导致大出血、不必要的产科子宫切除术以及围手术期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然而,在现代产科中,随着麻醉技术的进步、血液制品的充足供应、选择性断流技术和多学科方法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产科医生选择在剖宫产时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从而避免患者因多次手术、麻醉并发症和自付费用而导致的疾病 [2]。本文,我们报告了一例在紧急剖宫产期间成功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且无任何并发症的病例。我们打算打破传统的避免剖宫产时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经验法则,在仔细选择病例后,对手术持开放态度。
病例介绍
一名 27 岁的孕 2 产 1 活产 1 的北印度妇女,曾行一次子宫下段剖宫产 (LSCS),怀孕 35 周时到我们的门诊部 (OPD) 就诊,主诉下腹部间歇性疼痛,并且在过去 5 个小时内疼痛放射到背部。无相关阴道漏液或出血症状。她的产前期一切顺利。然而,她被诊断为子宫左侧患有子宫肌瘤,但没有报告可归因于该肌瘤的并发症。她的一般和全身检查没有异常。所有的产前检查都是正常的。她最近的超声 (USG) 报告显示单次活产宫内妊娠,子宫下段左前外侧壁有一个 8.6 × 6.5 cm 的壁间肌瘤。
入院时,她的心率为每分钟 96 次,血压为 110/70 mmHg,面色略苍白。腹部检查发现子宫大小适中,纵位。子宫收缩轻微,瘢痕压痛阳性。听诊时,胎心率为每分钟 142 次。阴道检查显示宫颈扩张 2 厘米,宫颈松弛 20-30%,部分位于 -3 站位,胎膜完整。由于之前曾剖宫产,出现早产和瘢痕压痛,因此她被送往紧急 LSCS。她的术前血红蛋白为 12.1 gm%,血细胞比容为 34.5%,血型为 O 型阳性。在向患者及其亲属解释了过度出血的风险、输血的需要以及围产期子宫切除术后,安排了足够的血液制品并获得了知情书面同意。术中,为便于操作,患者在脐下做垂直切口开腹。子宫下段大部分区域内有一个大的肌瘤。之前的疤痕完好但变薄了,可能是因为肌瘤的拉伸作用。患者在肌瘤下缘下方做下段横切口,产下一名重 2.54 公斤的女婴,1 分钟时 APGAR 评分为 9 分。由于肌瘤凸入切口线导致子宫伤口难以闭合,因此决定行肌瘤切除术(图 1)。预防性地输注催产素、结扎双侧子宫动脉并注射加压素(稀释)以减少失血。然后摘除肌瘤并用延迟可吸收缝线关闭肌瘤床,随后关闭子宫伤口。术中出血完全,手术全程约50分钟,出血量约1100毫升,几乎与其他剖宫产相当。术后给予广谱抗生素及止痛药,术后血红蛋白11.4gm%,血细胞比容33%,无需输血。术后第七天出院,子宫复旧正常。术后6周复查子宫完全复旧,复查超声未见肌瘤,随访6个月,无症状,病程平稳。
图 1
术中图像显示肌瘤凸入切口线
讨论
我们报告了一例在紧急剖宫产时成功实施子宫肌瘤切除术的病例,旨在打破长期以来人们因害怕并发症而避免子宫肌瘤切除的观念。患有子宫肌瘤的妊娠是一种高风险情况。虽然大多数此类病例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但 10-40% 的病例可能会出现流产、退行性病变、胎位不正、胎盘早剥、早产、分娩功能障碍或宫缩乏力等产前并发症,以及手术分娩机会增加,从而增加产妇和胎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3]。产前治疗通常为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充分补水和止痛药。如果患者因带蒂浆膜下肌瘤扭转而出现难治性腹痛、出现红色变性而对保守治疗无效、或肌瘤大幅增大导致腹部不适,则很少需要进行肌瘤